

Hasselblad 相機很美,拿在手上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歡喜。我想這是許多朋友們第一次拿到哈蘇相機時,都會有類似的感受。
只有隨之而來的,都會碰到一個疑問,這個原廠相機背帶扣可靠嗎?怎麼好像會脫落的樣子.....

。。。
H Buckle 相機背帶扣環
哈蘇延續著傳統的金屬扣設計,與一般的相機背帶無法直接使用,需要透過一個特別的背帶扣環專接,而這個就是我們哈蘇用家的問題了,原廠的背帶扣環設計的不夠"牢靠",即使正確扣去之後,也會有感覺容易鬆脫的擔憂,而網路更有一些哈蘇用家因為原廠背帶扣環鬆脫而摔機~ 哈蘇相機摔到可不是開玩笑的,那是心痛至極的深淵啊~


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原因呢? 最主要哈蘇原廠扣環是利用金屬片的應力去固定與相機連接的開口,然而在某些角度下,這個金屬片由於沒有鎖定的機制,使的有一定的概率會打開這個開口,造成扣環與機身脫離。
我自已在第一次裝上哈蘇原廠扣環時,只是試了一下幾個角度,就發生了扣環脫離的情況,那麼更不用想在我們日常使用當中,有意無意之間,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。

目前市場上專為哈蘇解決這扣環問題的配件並不多,最常見的就是使用Cam-in的背帶扣環,我自已也是使用這個,它是用更厚更強的金屬片來固定,穩固的問題是解決了,只是扣環的外型與顏色與哈蘇相機深色機身並沒有特別匹配,畢竟這個配件的設計是給傳統的500CM底片機的系列,金屬色是剛剛好,而且用久了,還會有生繡的痕跡產生。

CHI (CHINOtechs) 是來自大陸的品牌,主要的產品是相機背帶,手腕帶,測距器與哈蘇相機扣環。而這次我接受邀請主要測試體驗的是哈蘇背帶扣環( H Buckle ),我很開心還有廠商會想要為這樣小眾群體來開發產品。

一打開產品盒,出現的是一對與哈蘇相對應顏色的扣環,沉穩的黑色與哈蘇招牌的橙色,妥妥地就是顏值加分。扣環最重要的「 安定感 」,在H Buckle上貼心的設計了鎖定裝置。在扣上了哈蘇相機的金屬扣之後,向左是是鎖定的狀態(顯示出橙色的底片),使得相機機身的金屬扣無法從H Buckle上移走;而向右時則是解鎖的狀態,這就可以正常將背帶扣移開。


這個鎖定機構對攝影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部份,因為這可以絕對確保背帶扣不會因意外而脫落。而H Buckle也有計設出一個梯形高度,不論背帶轉向任何方向,都能夠確保不與機身磨擦到,因為哈蘇相機的外殼實在太容易受損了。

整體來說,H Buckle是目前市場面最好的哈蘇背帶扣環產品,沒有之一,不論是外觀顏值還是安全性,絕對都是首選。雖然他的售價相較來說是比較高一點,但一個合適的配件肯定是值得多一些的付出。
。。。
另外也與大家分享Chi所推出去的單肩背帶與手腕帶。基本與Peak Design的快拆安全扣結構類似,只是兩者是無法共用的,CHI扣環比較大,而最特別的部份是CHI的快拆安全扣結還有附有『磁性功能』,在連接時可以更簡單方便的組合在一起。

Levo 單肩背帶 Ultra Shoulder Strap:

整體來說是一個比較現代質感的設計,金層零件為消光金屬色,構件的邊有製作導角,不會有割傷的情況。我喜歡減壓肩墊的材料設計,減壓肩墊的外側為類似麂皮的材質,好看而且有質感;而內層為止滑軟墊機構,讓長時間肩膀背負的壓力減小。不論是正面掛頸後或是斜背肩上,都可以一定的舒適感。
。。。


而這一款背帶有另外一個模組化的快拆設計讓我覺的很新奇,透過快拆機構能將單肩背帶拆開並且組合在後背包的背帶上(需要一組後背包帶的配件),這個巧思太有意思的,讓重量轉移到肩膀,這能夠解決掛頸後的壓力感,減少長時間負重的疲憊,我自已是完全討厭掛在脖子上的方式,因為我很欣賞這樣的巧思。

。。。

而我自已是喜歡比較細窄的背帶,過往也用過Peak Design的寬版的快拆背帶,寬版(45mm)的舒適感不錯,止滑效果很好,但也就是因效果太好了,導致在拍攝過程舉起相機時,背帶與肩部的滑動不夠順暢(止滑效果太好了!!);而窄款的背帶在這方面較為剛好,而細版的背帶也比較不那麼顯眼。
LEVO 手腕帶 Wrist Strap:
在有些場景時,使用手腕帶反而是能夠更加專注而迅速,我特別會在輕裝一機一鏡的狀態時使用手腕帶,如此能夠感受到人機一體,只要看到就能夠拍到。
Chi的手腕帶的外層一樣為麂皮的材質,保有一定的,而內層則是原本的腕帶尼龍材質,我發現Chi的尼龍處理的很絲滑,與皮膚接觸時有一股滑嫩的觸感,與一般便宜的尼龍背帶有很大的不同。要知道手腕帶與手腕的接觸磨擦是很多的,不夠好的材質會讓使用的體驗很糟。

總結:
Chi的單肩背帶與手腕帶有著不錯的外型與使用舒適度,雖然無法延用PD使用者的快扣扣環,然而磁吸設計與可模組化則是難得的亮度,畢竟在背帶配件這個市場,已經很少見有什麼創新的。
Share this story
-
vctohb
-
anup46